Top of Page

【消费者权益保护 小课堂】 电信诈骗套路深,这些防骗知识一定要知晓

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

 

电信诈骗是一种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进行的非接触式诈骗犯罪行为,它的手段多样且不断更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

 

【仿冒身份类诈骗】

  • 虚假网络贷款:诈骗分子通过假冒的网络贷款APP诱导受害者贷款,并在提现时以各种理由要求支付费用。
  • 冒充客服:诈骗分子冒充客服人员,以处理快递问题或取消服务为由诱导受害者转账。
  • 冒充公检法: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威胁受害者涉及违法犯罪,要求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 冒充老师收费:诈骗分子假冒老师在家长群内收取学杂费。

 

【利益诱惑类诈骗】

  • 刷单返利:诈骗分子承诺通过刷单任务给予小额回报,最终诱导受害者投入大量资金。
  •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分子创建虚假投资平台,初期给予高额回报,后期限制提现。

 

【其他诈骗手段】

  • 民族资产解冻:诈骗分子利用国家名义,承诺解冻民族资产换取小额投资。
  • 红包返利:诈骗分子以发送红包后十倍返还为诱饵,尤其针对未成年人。

 

电信诈骗的预防措施和防骗技巧

【预防措施】

  • 对于任何要求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的电话或信息,要通过官方渠道验证真伪,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
  • 对于任何看似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保持警惕,不参与任何未经验证的网络兼职或投资。
  • 对于任何形式的免费午餐或快速致富计划持怀疑态度,不泄露个人财务信息。

 

【防骗技巧】

  • 不轻信:遇到不明身份的人提出的要求时,要保持冷静,多方求证。
  • 不泄密: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和金融信息,不透露给陌生人。
  • 不汇款:对于陌生人的转账要求,要核实对方身份。
  • 不刷单: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刷单活动。
  •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诈骗行为,立即保留证据并报警。

 

温馨提醒

温馨提醒,为了更有效地防范电信诈骗,建议下载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该应用程序可以提供实时的诈骗警示和教育资源。同时,大家应该提高警惕,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及时更新自己的防诈知识,以防止成为诈骗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