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者权益保护 以案说险】销售虚假保险产品的案例
案例典型
当下涉及到保险、基金、外汇、股票等金融投资诈骗手段越来越难以分辨,犯罪分子将传统诈骗犯罪包装在各种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平台之下,披着“投资”的外衣行诈骗之实。
案例回顾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唐某等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保险公司客户信息,专门挑选缺少金融领域知识、防范意识较低的老年人为目标,在杭州市拱墅区、萧山区等地假冒某保险公司、银行银保中心客服人员的身份,编造代为销售保险理财产品的事实,印制发放虚假保险理财产品宣传册,通过电话营销、线下推销等形式,以高额利息附带赠送米油等小礼品为诱饵,诱骗被害人购买虚假的基金、理财产品。
随后,唐某等人利用某保险公司并购消息,编造保险公司并购需要重新办理手续等理由,诱使被害人将正规保险账户中的资金转移至该诈骗团伙指定账户。后唐某等人将账户内资金通过转账、取现等方式转移占有。唐某团伙骗取20余名被害人共计270余万元。
2022年7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其余6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至有期徒刑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温馨提醒您
保险投资产品有时会被不法分子用作非法敛财的工具,包括诈骗和内幕交易等犯罪行为。温馨提醒您,防范高利诱惑陷阱,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险,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并在购买前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比较。如果有疑问,请致电保险公司的官方热线咨询核实,遭遇不乏骗局时请及时寻求司法机关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