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教育宣传月 | 以案说险 以“投资高科技产品”为名义的陷阱
典型案例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生物养殖等高新技术行业的兴起,部分企业虚构不存在的高科技技术或高科技项目,以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为诱饵,以不固定回报率、提成返现、投资股份等手段吸引投资者,开展非法集资活动。
这里介绍一个以“现代农业”为诱饵的非法金融犯罪案例,涉嫌非法犯罪行为的企业自2004年成立以来,非法吸收公众集资款9523万余元,涉及群众2900余人。
案例回顾
市民高小姐经朋友介绍,接触到一家高新技术公司。该公司以种植玫瑰、投资建设“万亩玫瑰生态园”“公园”为名,向外招揽投资资金,并给出四种投资方式:
- 第一种:一年期合同,逐月返还,一年后还本和41%的利息;
- 第二种:三年期合同,第一年返还本金和41%的利息,第二年有20%分红,第三年有10%分红;
- 第三种:十年期合同,回报利润每年60%;
- 第四种:20年合同,首年最高利润可达80%,平均每年利润30%。
无论选择以上哪种投资方式,都是掉进了所谓高新技术丽金花公司的非法集资的陷阱。
温馨提醒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像上述丽金花这种涉嫌非法金融行为的企业,往往打着政府支持的旗号,以高新技术为噱头,以高额回报为诱饵。
汇丰提醒您,在选择投资产品前,尽量做到以下两点:
1、增强理性投资意识
非法金融犯罪的模式和手段在不断更新,我们更要时刻牢记“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提高自身警觉性。
2、选择正规投资途径
投资前应首选经过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批准设立并颁发许可证的金融机构,不轻信通过网络论坛、网络社交平台传播的“小道消息”以及无合法从业资质的机构或人员,必要时可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官方网站进行核实。
内容编辑:汇丰人寿消费者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