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专栏|以案说险】 紧急预警!手机NFC秒变盗刷工具
【案例引入】
罗女士接到自称“抖音客服”来电,对方以“不取消会员将每月扣费800元”为由,诱导其添加QQ客服并下载远程控制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后,诈骗分子通过黑屏操作隐藏转账界面,同时要求罗女士将银行卡紧贴手机NFC区域完成“验证”。待收到“取消成功”虚假通知时,其银行卡内资金已被盗转。
【案例解析】
身份伪装施压
- 冒充航空公司、平台客服等身份,以“航班取消”“会员扣费”等紧急话术制造焦虑,迫使受害者短时间内配合操作。
技术手段渗透
- 远程操控:通过会议软件等工具实施屏幕共享,实时监控受害者操作并屏蔽转账提示。
- NFC信息窃取:利用手机NFC功能读取银行卡磁条数据,配合虚假支付软件绑定卡片实施盗刷。
双线心理操控
- 恐惧控制:谎称“账户异常”“征信受损”等后果,迫使受害者放弃自主判断。
- 信任误导:伪造“银联认证”“安全证书”等标识,增强虚假支付页面的可信度。
【防范Tips】
警惕“客服”来电
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务必核实其真实身份,尤其是涉及改签、退款等敏感信息时。
慎用NFC功能
避免随意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谨防被盗刷。
拒绝屏幕共享
任何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均应高度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及时止损
一旦察觉被骗,应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冻结银行卡,并报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