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教育宣传月|以案说险】 以“消费返利”为名义的非法陷阱
典型案例
“充值加油卡享受7至8折优惠,充值7000元返1万元!”一款名为“加油省车主”的App号称既有充值加油卡功能,还另有30%左右的收益,让不少人为之心动。然而,这款App背后的经营者赵某甲、赵某乙,利用高额返利的方式变相非法募集资金逾1000万元,并通过对公账户“公转私”洗钱。
案件回顾
为逃避监管、掩饰、隐瞒非法募得资金的来源和性质,赵某乙经营A公司期间,利用自己控制经营的B公司对公账户作为过渡,将A公司App平台收到的大部分客户预充值资金先转入B公司对公账户,随后立即由B公司账户转入其私人账户,并提成现金后挥霍使用。
经审查查明,2022年8月至2022年10月,赵某乙控制经营A公司期间,未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通过“加油省车主”App公开宣传,允诺固定收益,向不特定社会公众销售现金充值产品,变相非法募集资金400余万元,至案发未兑付本金200余万元,经由A、B公司对公银行账户转入其本人名下的银行账户400余万元,并从中取现100余万元。
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赵某甲控制经营A公司期间,采用赵某乙同种方式,变相非法募集资金700余万元,至案发未兑付本金600余万元,经由A、B公司对公银行账户转入其本人名下的银行账户600余万元,并从中取现300余万元。
2024年4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以涉嫌集资诈骗罪、洗钱罪对二人提起公诉。
温馨提醒
“消费返利”名义的非法集资陷阱是一种常见的非法集资手段,其特点是利用消费者对高额回报的期望,通过承诺高额甚至全额返还消费款或加盟费等方式吸引投资者。遇到“消费返利”的活动时,大家应该多一分谨慎,多一层考虑,可以通过以下3点斟酌活动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 检查融资的合法性,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和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金融业务许可。
- 仔细审查宣传材料,避免被包含“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误导性内容所欺骗。
- 考察公司的经营模式,包括是否有实体项目、项目的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以及获取利润的方式。
总之,消费者在面对“消费返利”活动时,应当保持警惕,理性判断,避免因贪图小利而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内容编辑:汇丰人寿消费者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