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顶部

【消费者权益保护小课堂|‌5.15投资者保护日】 新“国九条”对投资者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上市准入把关

  • 提高上市标准‌

提升主板、创业板上市门槛,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属性,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将上市前“清仓式分红”纳入负面清单,禁止突击入股套利行为‌。

  • 压实中介责任‌

明确交易所和发行人第一责任,强化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

建立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严惩违规保荐和虚假陈述‌。

 

二、规范上市公司持续监管

  • 优化分红机制‌

要求企业上市时披露分红政策,推动“一年多次分红”和“春节前分红”常态化‌。

对低分红或不分红公司实施风险警示,限制大股东减持‌。

  • 严打财务造假‌

调低财务造假认定标准,分1年、2年、3年及以上三个层次追责‌。

新增“资金占用”“内控审计非标意见”等强制披露事项‌。

 

三、完善退市风险防控

  • 收紧退市指标‌

主板营收门槛从1亿元提高至3亿元,新增规范类退市情形‌。

完善赔偿机制,打击“保壳”行为,推动应退尽退‌。

 

四、优化投资回报与权益保障

  • 健全适当性管理‌

细化投资者分类标准,禁止误导性销售,建立销售行为问责制‌。

强化证券机构适当性义务,确保产品与投资者风险匹配‌。

  • 强化纠纷解决与赔偿‌

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中小投资者赔偿制度落地‌。

探索“示范判决+调解”机制,降低维权成本‌。

 

五、规范交易环境

  • 加强交易监管‌

出台程序化交易监管细则,完善异常交易监控标准‌。

严打操纵市场、恶意做空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 培育长期投资生态‌

将市值管理纳入企业考核体系,引导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推动“长钱长投”‌。